獼猴桃是獼猴桃科植物獼猴桃的果實。因其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而被譽為“果中之王”,獼猴桃還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纖維。除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保健作用外,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被譽為“綠色金礦”。
近年來,中國獼猴桃種植面積、產量均居世界各國之首,陜西省周至縣是世界公認的獼猴桃適生區,也是全國最大的種植基地。如何科學種植、提高獼猴桃的產量和質量,是目前果農朋友非常關注的問題,先將栽培要點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園地及架式選擇
獼猴桃喜歡生長在溫暖濕潤的山谷中,要求日照時間相對較短,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在選擇園地時,以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適中、濕度稍大地帶,疏松、通氣良好的沙質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質的疏松土類的丘陵山地作建園地為佳。
獼猴桃是藤本植物,必須在種植后立即豎立堅固耐久的支架,以利于其生長和結果。獼猴桃種植主要采用的搭架方式有:T形架、籬架、三角架、大棚架等。多采用平頂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徑樹作活樁,再加一些可替換的竹木臟,關鍵部位使用混凝土樁。就地架高1.8米,用10-12號鐵絲縱橫交叉呈“井”字形網絡,鐵絲間距60厘米左右。
2.合理搭配雌雄比例
獼猴桃為雌雄異株植物,偶有雌雄異花同株的。為了能使雌花授粉受精順利進行,提高坐果率,栽植獼猴桃時應搭配好雌雄株比例。雌雄株比例一般是8:1,也可配成6:1,雌株品種不一樣,其配套也不一樣。
3.合理施肥
獼猴桃是需肥較多的多年生藤本果樹,使其早果、豐產、穩產、優質、長壽的重要的物質基礎有賴于合理的施肥。
于2月底至3月初施一次催芽肥。可先在樹盤周圍松土,然后撒施,再深翻入土中;也可采用條施,一般溝深20cm左右,施入肥料后蓋土。每株施尿素0.1kg。
在獼猴桃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分別施保花保果肥+“瓜果壯蒂靈”,滿足果實發育的生理需要,防止弱花或落花、落果,提高果實膨大速度,壯果、增色。
獼猴桃在采果后的10月-11月落葉前施入有機肥,配合施速效氮肥等化肥,在我國中部、中南部地區,提倡早施,一般采果后即施入。基肥施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60%。通常幼年樹,每株施腐熟廄肥50千克,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各0.25千克。成年結果樹,每株施腐熟廄肥50-80千克,加入過磷酸鈣1千克和氯化鉀0.2-0.5千克,或復合肥1千克。
4.生長期間進行新梢管理和疏花疏果。
萌芽期開始,抹除主干、主蔓上著生位置不合適或過密的萌芽、癟芽等。
在新梢半木質化時進行摘心,對生長強旺的結果枝和發育枝在其頂端開始彎曲纏繞時即可進行。全樹新梢旺長時,可在新梢迅速生長前在樹身或主枝下部嫩皮處用錐針環周扎兩排孔,用毛刷壓孔環刷“促花王1號”,可有效控制枝條瘋長,使獼猴桃早開花、多坐果。
同一枝條上疏去基部的花蕾和幼果,留中上部果。中、長果枝一般每枝留2~5果,短果枝上每枝留1果或不留果。
5.主要病蟲害防治
為害獼猴桃的病蟲害較少。常見病害有褐斑病和根結線蟲病。常見蟲害主要是一些雜食性的害蟲,如金龜子類、卷葉蟲類、介殼蟲類、斑衣蠟蟬及透翅蛾等。目前生產上基本不造成大的經濟危害。一般可采用以農業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法。
采果后進行清園,將果園中的病蟲枝、殘枝、死枝和掛在樹上的殘果、僵果以及散落在地上的落果、病蟲果帶出園外集中銷毀,減少病蟲侵染源。
獼猴桃落葉后和立春后對果園噴藥殺菌消毒,可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護樹將軍”,阻礙越冬病蟲著落于樹體繁衍,保溫防凍。
6.做好整形修剪工作
株枝整形根據搭架方式而定,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條分布均勻,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獼猴桃修剪分冬剪、夏剪和雄株修剪。冬剪在落葉后至早春萌芽前1個月期間進行,以疏剪為主,適量短截;多留主蔓和結果母枝,應剪去過密大枝、細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夏剪主要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進行,除萌、摘心、疏剪及綁縛,及時抹去主干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間。雄株修剪在5-6月花后進行。每株留3-4個枝,每條枝留芽4-6個,當新梢長1米時摘心。
修剪時難免造成傷口,如不及時封閉,就會干裂,還會引起病蟲害的侵染,造成樹勢早衰,因此要在傷口處涂抹“愈傷防腐膜”,向內使樹體內的病原菌窒息死亡,向外阻止了病蟲害的侵入;保護傷口愈合組織生長,使樹勢得到很好的恢復。
目前,獼猴桃在全國發展的勢頭很盛。在獼猴桃栽培中,要想獲得優質豐產高效,必須重視以上栽培技術及關鍵時期的科學管理,獲得好的經濟收入。